《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儿童保健是儿科的重要部分,其对于减少小儿疾病发生几率,确保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1]。为了进一步培训更为合格的临床医生,临床多予以医师规范化培训,以持续医学教育,进而强化医生临床工作能力[2]。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的冲击,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无法满足医学知识体系快速更新的要求。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医师临床实践与创新能力及综合素养,一直是各大医学院校及各大医院所面临的问题。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PBL)教学模式成了国外发达国家教学医师的主要方式,且取得了不俗效果[3]。该教学模式的出发点为临床视角,即通过紧密联系临床实践与理论,使传统教学方式得以发散,从而提高学员临床实践能力,以满足现代医学要求[4]。基于此,该文以2017年1月—2019年6月于该院参与儿童保健规培的30名医师为例,进一步明确PBL教学模式在儿童保健规培医师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参与儿童保健规培的30名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医师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各15名。其中,实验组有15名男、24名女,年龄24~30岁,平均年龄(28.)岁;24 名本科,15 名硕士。对照组有14 名男,25 名女,年龄24~30 岁,平均年龄(28.)岁;25名本科,14名硕士。两组基础数据显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予以对比。
表2 两组对该次教学满意情况对比[(±s),分]组别实验组(n=15)对照组(n=15)t值 P值教师带教能力88. 86. 2.216 0.035教师表达能力 带教老师态度 带教老师责任心88. 85. 4.346 0.000 88. 84. 4.032 0.000 91. 86. 6.077 0.000新进展掌握情况 学员满意度88. 75. 6.708 0.000 95. 89. 6.976 0.000
1.2 方法
1.2.1 教学内容 两组学员均教授相同的儿童保健相关课程,带教老师相同,包括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两组学员均每周进行2次教学,每次2个学时,一周期48学时。
1.2.2 对照组 予以传统教学模式,即:由教师结合临床儿童保健内容、该院接诊儿童基础特点等设定教学目标、任务予以规培教授,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员负责接受知识即可。
1.2.3 实验组 予以PBL教学模式,即:①在讲授每节课前,由该节课授课教师负责通过微信群、QQ群等方式将该次儿童保健课程相关内容提前布置下去,学员可自行结合自身能力搜集课程相关资料,并做好整理,同时,可要求学生按照本节课所学内容结合搜集资料制定一份相应疾病儿童保健食谱,或是提高儿童免疫的方案等。②在讲授课程时,先用2~3 min时间结合该节课所学儿童保健内容,比如各年龄段儿童常见疾病及诊治等典型案例予以回顾、讨论,并据此提出相应的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应以学生该节课儿童保健所学知识为基础,且应具有创新性、挑战性,以增强学生兴趣。同时,可以让学员自行组成小组,通过团队力量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问题予以分析及处理。在此期间,学员可将自己于课前所搜集的资料予以分享,并与组内学员一起展开讨论,以共同解决相关问题,并分享各自课前制定的儿童保健食谱或是儿童保健方案,互相探讨其中的优缺点,并一起制定一份合理的食谱或保健方案。此时,授课教师可予以场外指导,指导应结合案例中儿童具体情况,并分享自己对于该儿童的食谱或保健建议,鼓励学生对教师的建议予以点评,进而促使小组成员积极发言,以利于小组尽快对该节课问题解决方法予以汇总。在完成小组成果汇总后,由小组成员推出一位成员负责对该组问题解决情况予以汇报,由授课教师予以小组其他成员鼓励与支持,以利于学员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最后,由授课教师负责对每组问题解决情况予以点评,并对每组制定的食谱或是儿童保健方案优缺点进行点评,以提高学生积极性。
1.3 观察指标
教学结束后,由该科室资深医师负责组织带教老师进行学员考核及问卷调查,比较、分析两组工作能力及对该次教学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以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资料描述形式: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工作能力
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各项工作能力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学生工作能力对比[(±s),分]组别 学习兴趣 人文关怀能力实验组(n=15)对照组(n=15)t值P值3. 3. 2.314 0.028人际沟通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4. 3. 2.084 0.047 3. 3. 2.086 0.046 3. 3. 2.146 0.041
上一篇:研究维生素在儿童保健身高促进治疗中的应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