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儿童保健门诊系统管理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来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07

我国儿童占全国总人口的1/3,儿童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发展,保证儿童健康是对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投资[1]。儿童保健正是一项致力于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工作,而系统管理是儿保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正处在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婴幼儿,各器官功能发育需要得到及时的监测。保健措施不力,家长的保健意识薄弱,全社会儿童保健工作一体化不健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儿童系统管理的连续性和整体质量。在此,作者统计分析了出生于2011和2012年,且在我中心建册体检的儿童的系统管理情况,寻找影响因素,探讨相应措施,以提高儿童定期体检率,保证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质量,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出生于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且满月即在我中心建册体检的儿童的健康体检卡1 687张(一人一卡)。按系统管理情况和迟检1个月以上者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当时对迟检1个月以上者给予过电话催访,并将原因记录在健康体检卡上)。 2 结果 2.1 系统管理情况 1 687名婴幼儿中,按时按频次体检者(在管辖区内,0~3岁者每人分别在1、2、4、6、9、12、18、24、30、36月龄进行过10次体检)占7.59%,中途转出者占26.67%,迟检1个月以上者占65.74%(表1)。 表1 系统管理情况统计系统管理情况  体检人数  构成比/%按时按频次体检  128  7.59中途转出  450  26.67迟检1个月以上 1 109  65.74合计 1 687 100.00 2.2 迟检1个月以上原因统计 迟检总人次数为626人次(逐人统计迟检次数并计算总和),原因以家长忘记为主,占29.23%;其次为儿童暂居其他社区,占19.81%;儿童身患疾病占17.09%;因家长工作繁忙而迟检者占10.06%;就诊环境差占9.75%等(表2)。 表2 迟检1个月以上原因统计迟检1个月以上原因  迟检人次数  构成比/%家长方主观因素家长忘记 183  29.23儿童暂居其他社区 124  19.81儿童身患疾病 107  17.09家长工作繁忙  63  10.06服务提供方的因素宣教效果差  33  5.27体检与接种时间不一致  55  8.79就诊环境差  61  9.75合计 626 100.00 3 讨论 3.1 系统管理情况 由表1可见,迟检1个月以上者占比最高(65.74%),其次为中途转出,原因主要是搬家;按时按频次来体检者反而占比最低。 3.2 迟检1个月以上原因 3.2.1 家长方主观原因 在各个月龄的体检中,均存在因家长主观因素而延迟儿童体检的情况。主要原因包括①该月龄没有疫苗接种,导致家长忘记带儿童去体检,此项突出体现在30个月龄的体检;②儿童身患疾病,家长认为不适合进行体检;③家长被工作所牵绊,没有休假,无法前来;④儿童暂居其他社区,不方便按预约日期前来体检。 3.2.2 服务提供方因素 儿童保健医护人员配备少,日工作量大,导致信息传递效果差,家长不能及时有效的掌握儿保体检要求;环境设施等不尽如人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长主动参与儿童保健的积极性。体现在①宣教效果差,在初诊时,未告知儿童保健卡的使用方法及下次体检日期;语言差异,尤其是外地的祖辈家长,不能完全理解普通话,而医护人员由于工作繁忙,有时说话语速较快,达不到有效交流。②就诊环境差,预防接种及儿童保健门诊的空间设置及辅助人员配备有所欠缺,导致家长及儿童舒适度下降,影响到其参与儿保体检的主动性、积极性。例如门诊面积小,常常人满为患;环境嘈杂,缺少维持秩序的辅助人员,导致体检室变成候诊室,秩序紊乱;缺少预检人员,导致大部分对预防接种有疑问的家长,直接到儿保体检室询问儿保医生,引起其他体检儿童家长的不满。③体检与接种时间不一致,家长更愿意执行接种任务,而不愿意择日再来体检。 3.3 措施 3.3.1 做好儿童保健工作重要性的宣教工作 保健服务的开展离不开宣教,儿童保健工作重在社会效益[2]。应凭借各类途径(电视广播传媒、短信微信网络、孕妇课堂、公共卫生信息员等),向全社会全覆盖地宣传儿童保健的时间、内容以及必要性与重要性,这需要政府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参与。在儿童保健工作中加入健康教育内容,进行一系列相关专题讲座、义诊;定期更替宣教栏宣教内容;发放宣传资料等,将儿童保健的信息充分传递给每一位家长[3],提高家长的儿童保健意识以及寻求保健服务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3.2 计划免疫与儿童保健相互协调 建议在日常门诊中将计划免疫与儿童保健的预约日期统一起来;对于新生儿,妇幼保健人员上门随访时,一并预约满月建册体检及预防接种事宜,提高工作效率和家长对于体检工作的积极性、依从性。有资料显示,某社区将儿保体检与计划免疫的日期安排在同一日,历经一年半后,其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5.26%[4]。此外,一次就诊解决接种和体检两个问题,可有效提高接种率和健康体检率,也更易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服务模式[5]。 3.3.3 儿童保健管理实行信息一体化 本市某区近几年来开展了儿童保健网上预约及付费项目,这样的举措让家长在儿保体检上由被动变主动。在此呼吁政府能出台相关软件系统,将全市乃至全国的儿童保健,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共通和一体化,使广大儿童无论在何时何地均能享受到可及性、延续性的儿童保健服务。在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工具协调下,健康档案的建立、查询和调档工作更加灵活、便利,更加综合信息化,更方便于日常管理和综合统筹管理工作[6]。 3.3.4 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儿保门诊质量 医护人员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服务意识。在建册时详细告知儿保体检的时间、儿童保健卡的使用方法等事项,体检后及时清晰地向家长反馈儿童各项体检数据、五病的发生状况与程度、儿童近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发放营养处方等。 3.3.5 政府给予政策配合,加大财政投入 按照本市的儿童保健工作常规要求,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儿童保健工作人员配备远远达不到要求,工作环境也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及二胎政策的放开而变得捉襟见肘。儿童保健是一项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的工作,政府应摒弃任务观念,加大财政投入,配备数量合理的儿保工作人员,建设并营造宽敞舒适的门诊环境,加强对公共卫生信息员的管理。同时呼吁各用人单位能给予学龄前儿童家长相应的假日,为其携带子女完成儿童保健及预防接种提供便利。 儿童保健工作是一项关系着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项目,应提高重视,加强宣教,重视管理,加大投入[7],社会各阶层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从根本上促进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主动性,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以保证儿童保健工作高质量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上一篇: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背景下构建川西农村儿童保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