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很多家长在和孩子老师沟通的过程中,都会得到这样的反馈,孩子上课时不爱举手发言,即使回答问题时,也是胆小地低着头,支支吾吾说上好半天也没有重点。家长听完不知如何是好。
今天是学校开放日,小天的妈妈早早来到了孩子的班级。看到孩子坐在教室里,小天妈妈既激动又忐忑,总是希望老师提问的时候,孩子能够举起手,勇敢地回答问题。
可别的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喊着“我,我!”只有小天不但不敢举手,还回避着老师的视线。
妈妈的希望一下子变成了失望,我的孩子为什么就是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呢?
是呀,在家里都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孩子,到了学校或者是公共场合,怎么就不敢说话了呢?
一、孩子不敢举手发言的原因有哪些
1.好面子
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年级的升高,他们的心理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自尊心变得越来越强,非常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认可,更加在意周围同学对自己的看法。
上课回答问题如果说错了,害怕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嘲笑。同时这也和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引导方式不无关系,孩子回答错了就直接让孩子坐下,或者还会批评几句,慢慢的孩子也就失去了回答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甚至有些本来想回答问题的孩子也被吓得不敢举手发言了。
2.性格内向、谨慎
“我这样说的话,老师和同学会怎么想呢?”这种类型的孩子总是出于这样那样的考虑而犹豫不决,最终放弃发言的机会,甚至会在心里默默祈祷老师不要叫到自己,怀着这样的心理,上课又怎么能认真听讲、专心思考呢?
对于性格内向、小心谨慎的孩子来说,上课发言是一个巨大的压力。有些父母为了改变孩子小心谨慎的性格,就把孩子送去上演讲辅导班,但这种强迫孩子发言的做法对孩子来说往往收效甚微,与其强迫孩子在陌生人面前说话,不如让孩子和自己信任的人比如父母之间一起锻炼大声说话,或者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文章都可以。
3.过于追求完善
也有一些孩子因为不确定自己的答案对不对而不敢发言。无法容忍任何失误,追求完美或者自尊心的孩子,在没有确认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答案之前都不敢发言。如果是这种情况,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失误并不是错误,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回避和隐藏失误、对不知道的内容置之不理也是不对的。
4.孩子不知道如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也有的孩子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不敢发言,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不知道正确答案或者想要回答的内容在脑子里乱成一团,也会使孩子最终放弃发言。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要让孩子养成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比如当家长说话的时候,让孩子从头听到尾,然后再重复一遍刚才说话的内容。
此外,还要让孩子学习时集中精力,通过多多阅读课外书籍增加自己的知识背景,也可以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大家都知道,教育应该是教、学双方之间的交流,上课发言对于老师和孩子之间的顺畅交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不爱发言无疑将会给孩子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不爱发言对孩子的学习有哪些负面影响
1.不爱发言的孩子学习能力不足
通过孩子的发言,老师能了解孩子对课上内容究竟掌握了多少,而孩子也可以再次对学习过的内容加以复习,并确认这些内容是正确的。
即使发言时说错了,也能得到老师的及时纠正,这样孩子才能对自己将新知识理解到了何种程度而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产生想要了解更多知识的动机。
而不敢发言的孩子是无法把这一信息反馈给老师的,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自己,都无法准确判断自己在学习能力上的发展程度。
2.不爱发言的孩子缺乏主动性
孩子不爱发言,究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学习方面的主动性,而这种学生不但对举手发言比较排斥,对学校的其他集体活动也很少做到积极响应。
更严重的还会体现在作业完成度不高,不好好听课等方面。
3.不爱发言影响孩子将来的社会发展
我们的每一次发言,都不仅仅是为了要传递信息,发声是一个人多方面能力的展示,是争取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和情感的机会,更是一种提升自己影响力的途径。我们成年人都懂得通过一份完美的简历或者一条精心编辑的朋友圈来营销自己,而这份能力如果要从小开始培养的话,在公共场合勇敢发言无疑就是一个起点。
上一篇:孩子在外面被欺负,家长别再说“没关系”,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