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89岁的她,把一辈子奉献给儿童保健事业 

来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01

寄语

百年沧桑,能有今天的成就和辉煌,殊为不易。只愿每个人都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时回顾当时的艰难险阻,处处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为党和国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王丽瑛

初春的下午,海淀区一所普通的民居里,89岁的王丽瑛来到阳台上,在扶手椅上坐下,戴上眼镜,摊开一份报纸。暖阳正好,阳台花影扶疏。

亲切朴素的笑容,让人很难想象作为儿童保健事业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她曾经历过怎样波澜壮阔的人生。而她所有的传奇故事,都要从入党开始讲起……

王丽瑛是1954年1月入党的,但她的入党故事,还要往前再追溯6年。1948年解放军来到王丽瑛的家乡征兵。从与一位随军护士的交谈中,她对共产主义有了朴素的“初识”,“共产党一心抗日,爱护百姓,带着人民过好日子。”

朦胧的向往在她心中萌芽,迅速生长为强大的信念。然而,不满16岁的王丽瑛达不到应征入伍的条件,情急之下,她悄悄跟在队伍后面,一跟就是两个多月。直到有一天,一匹脱缰的马差点踢伤王丽瑛,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小女孩儿的赤诚打动了大家,王丽瑛就这样“破格”参军了。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的礼炮,王丽瑛进入中国医科大学学习文化知识。两年的预科毕业后,她又被分派到哈尔滨医科大学读书。大学期间,王丽瑛数次申请入党,终于在临毕业前夕如愿成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1954年,王丽瑛大学毕业,来到刚刚建设的中央妇幼保健实验院,投身正在起步阶段、摸索前行的儿童保健事业。

迎战1958年的“麻疹大流行”是她毕生难忘的经历。“那时,保健院的妇产科病房取消了,儿科病房里收诊的全是患麻疹、肺炎的孩子。”看着患儿备受病痛折磨的情形,王丽瑛无比心痛。“怎么才能帮帮孩子?”作为儿科医生,她无数次自问。

上世纪60年代,麻疹的防治有了突破性进展——时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诸福棠研制出了麻疹减毒活疫苗。然而,疫苗必须注射到较多未得过麻疹的儿童身上,通过定期抽血测查抗体,系统观察临床表现后,才能判断有效性。王丽瑛和同事承担起这项艰巨的任务,深入到街道、托儿所,对未出过麻疹的6个月以上儿童进行测查、接种,并对接种疫苗的孩子进行长期观察,终于得出研究结论:国产疫苗可有效预防儿童麻疹。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不科学的“新观念”和不成熟的“新技术”在儿童保健领域流行。作为儿童保健领域的专家,当时已是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的王丽瑛,决定为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制定科学的规范。她组织专家队伍多年攻关,先后制定出了“佝偻病早期综合防治”“血清锌的检测”和“儿童铅损伤防治常规”等规范,合理提供最优防治方案。而这些重要决策,至今仍在儿保领域沿用。

如今,年近九旬的王丽瑛仍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她干了一辈子的妇幼健康领域。“儿童保健事业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站在背后的一群不问劳苦的探索者,更离不开党的引领和支持。” 2019年获得儿童保健事业终身成就奖时,王丽瑛由衷地表示。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孙乐琪

流程编辑:u022

上一篇:儿保只是称体重?六个月前带娃体检,医生须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