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国内外儿童旅游体验研究综述 

来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9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儿童旅游市场迅猛发展,儿童成为旅游市场不可忽视的一大群体。 然而,与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儿童旅游市场不相匹配的是,我国儿童旅游的学术研究相对滞后。目前学术界对于儿童旅游的概念尚未展开专门研究,也未达成一致看法。 这一方面反映出了我国儿童旅游学术研究严重滞后于行业发展的现状;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儿童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二、儿童旅游概念辨析

(一)亲子旅游

亲子旅游即亲子游。 市场上的亲子旅游一般是指:父亲或母亲抑或是两人一起带着孩子出游。 但旅游学界目前对亲子旅游的概念尚未达成一致看法。

李菊霞等提出亲子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活动形式,父母与未成年子女是亲子旅游的主体,这是其根本特征;廖小平则认为亲子旅游是代际旅游的形式之一;刘敏则从市场层面出发,认为亲子游是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与细分,从家庭旅游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兼具儿童旅游属性的一种旅游形式;钟士恩则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认为亲子旅游以开阔儿童视野、增强户外教育作为主要动机,以增进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作为次要动机。 国外对于亲子旅游尚无明确定义,与儿童相关的研究主要从家庭旅游层面出发,鲜少有将亲子旅游作为一个独立的旅游概念来进行定义分析。

(二)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顾名思义是 “研究学习”+“旅行”,研学旅行在国外又称为修学旅游、教育旅游,在16 至17 世纪的欧洲地区兴起的“大游学(Grand Tour)”运动是它的前身。 国外旅游学界普遍认为研学旅行是一项以团队形式外出学习实践的旅游项目;而根据我国《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我国研学旅行是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以集体旅行生活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教学目的,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

总体而言,国内外学界内对于研学旅行的定义重“学”轻“旅”,这与其起源、国家层面对研学旅行的政策推动等紧密相关。

三、国内外儿童旅游研究

国内外儿童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亲子游和研学旅行两大核心领域,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多沿用旅游体验研究的一般范式,针对成年人开展研究,缺少针对性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视角。 当然,学者们也逐渐意识到对儿童旅游的研究应该以儿童为主体,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去获得儿童旅游的真实感受。 因此,学者们开始以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访谈法、观察法、日记法及儿童绘画法等研究方法对儿童旅游体验进行了探索研究。

国外早期采用访谈为基本研究方法对儿童旅游体验展开研究,探索儿童对旅游的感知及态度。 较为典型的是 和 E.Zwerts 两位学者的研究。 对来自不同背景的儿童进行了半结构化访问,了解他们对旅游经历的态度,以及他们对不同度假目的地的看法;E.Zwerts 则以10 至13 岁儿童为研究对象,了解他们对旅游行为的概念和意义的认知。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部分学者则试图了解儿童旅游时的偏好。 Jessica Westman 创新性的采用日记法对该问题进行研究,运用日记法记录孩子们去不同的目的地旅行时,他们的反应是什么。 M.Kozak 则从个人内省的理论出发,得出:无论年龄如何,孩子们都会寻找娱乐设施。

相比于国外儿童旅游体验的研究,我国该领域的研究则相对起步较晚。 2016 年李咪咪首次提出儿童旅游概念,随后学者们开始探索儿童旅游体验之于家庭的关系,儿童旅行世界的意义。 王芳创新性地运用儿童绘画法,以描绘“与爸妈旅游中你最喜欢的一次旅游”作为绘画主题,通过儿童绘画投射测试,分析儿童对亲子旅游过程中的旅游形象感知和旅游体验模式。 钟士恩从理论视角出发,将亲子旅游放置到当代家庭社会转型中,探讨亲子旅游未来的研究方向。

四、结论与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高,儿童出游成为常态。 本文参考了大量文献, 对目前儿童旅游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发现:现阶段对于儿童旅游的研究较少,多集中于市场层面, 对理论方面的探索较少。 而且,目前儿童旅游市场的发展也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发展增速趋缓, 要想儿童旅游市场进一步发展必须突破现有理论,从儿童视角出发。 以下是在本文的研究基础上给未来儿童旅游体验研究的发展提出的三点建议:

上一篇:世纪年代针对儿童的国货广告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