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新型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模式的分析 

来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16

随着医改的逐渐深入,公共卫生服务职能逐渐下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属基层医疗机构开始承担更多的医疗服务任务,其中儿童保健为社区服务的重点和难点[1]。本院针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特征,编制了一套新型社区儿童服务模式,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本社区接受儿童保健服务的78例儿童作为受试者,对该服务模式实施效果进行了具体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本社区接受儿童保健服务的78例儿童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儿童均为本社区常住居民,家属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儿童,男21例,女18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5.)岁,家属文化程度:中专及以下10例,大专20例,本科及以上9例。观察组儿童,男21例,女18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5.)岁,家属文化程度:中专及以下9例,大专19例,本科及以上11例。两组儿童及家属均为健康者,无认知障碍、交流沟通障碍,已排除合并传染性疾病者,无法配合社区工作者等。两组儿童在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认为有可比性。 1.2工作方法 对照组儿童及家属给予常规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包括计划免疫指导、母乳喂养等常规服务措施;观察组采用新型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模式,措施如下: 1.2.1明确服务对象和内容 本社区转变服务理念,以为儿童及家属提供满足实际需求的服务为宗旨,明确儿童和家属为主要服务对象,围绕其需求制定社区服务内容。具体服务内容为:收集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信息,建立儿童健康评估资料库,走访入户沟通了解儿童情况,定期举行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根据家属需求零距离接触沟通指导,定期总结社区儿童健康卫生需求,改进服务措施。 1.2.3组织建立社区儿童保健服务队伍 从社区抽调保健医生作为队伍主导者,并依托社区选择本社区服务人员作为队员或协管员,由上级医疗部门协作开展培训工作,保证队伍人员具有儿童保健专业技能和素养,提高服务质量。 1.2.3具体服务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儿童保健及护理健康教育讲座和现场咨询,教育活动现场发放宣传材料,同时开展现场义诊,儿童保健服务人员一对一指导等服务。依托上级医疗机构,开展巡回检查服务,及时发现社区儿童的异常情况。同时结合本社区不同区域儿童年龄特点,在不同区域提供母乳喂养、新生儿/婴幼儿护理指导等针对性健康指导,便于儿童及家属在家门口享受健康指导服务[2]。 1. 3 观察指标 本社区基于卫生局《社区儿童保健工作内容》相关要求,制定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项目为健康教育效果、儿童护理技能服务、服务主动性、保健知识有效性、服务态度,共5个项目,总分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满意度越好。评分指标为:非常满意85~100分;满意75~84分;一般60~74分;不满意0~59分。两组家属干预后,均当场发放问卷,填写后立即收回,两组收回问卷有效率均为100%(39/39)。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 0 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 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家属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满意度为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71.79%),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儿童家属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满意度比较(n,%)分组n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观察组.44(38/39)*对照组1.79(28/39)** 3讨论 当前,我国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逐渐趋向多样化发展,而儿童保健服务工作也要与时俱进,改进服务模式[3]。为此,我社区基于儿童保健工作特征,优化改进了传统服务模式,形成了新型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模式,而本研究对该新型服务模式结果分析发现,观察组家属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满意度为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71.79%),可知儿童家属对该新型服务模式较为满意,接受度较高,符合儿童家属的保健需求。 目前,社区医疗服务环境和要求发生了深刻变革,新型的社区儿童保健服务也要改进服务模式,推出更多符合儿童及技术实际需求的服务新举措[4]。我国社区保健工作文献报道显示,健康教育应为社区保健工作的主流服务[4]。为此本院在儿童保健中强化了健康教育,并促进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向家庭延伸,使儿童及家属享受到最便利的保健服务,真正提高保健服务覆盖面,发挥保健工作的实际效果。 综上所述,新型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较好,儿童家属接受度高,可满足家属日常育儿的切实需求,有助于提高儿童保健服务的可行性。 【摘要】目的:探讨新型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模式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本社区接受儿童保健服务的78例儿童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儿童及家属给予常规社区儿童保健服务,观察组采用新型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模式,比较两组儿童家属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家属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满意度为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71.79%),组间差异p<0.05。结论:新型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较好,儿童家属接受度高,可满足家属日常育儿的切实需求,有助于提高儿童保健服务的可行性。【关键词】新型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模式;健康教育随着医改的逐渐深入,公共卫生服务职能逐渐下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属基层医疗机构开始承担更多的医疗服务任务,其中儿童保健为社区服务的重点和难点[1]。本院针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特征,编制了一套新型社区儿童服务模式,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本社区接受儿童保健服务的78例儿童作为受试者,对该服务模式实施效果进行了具体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本社区接受儿童保健服务的78例儿童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儿童均为本社区常住居民,家属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儿童,男21例,女18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5.)岁,家属文化程度:中专及以下10例,大专20例,本科及以上9例。观察组儿童,男21例,女18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5.)岁,家属文化程度:中专及以下9例,大专19例,本科及以上11例。两组儿童及家属均为健康者,无认知障碍、交流沟通障碍,已排除合并传染性疾病者,无法配合社区工作者等。两组儿童在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认为有可比性工作方法对照组儿童及家属给予常规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包括计划免疫指导、母乳喂养等常规服务措施;观察组采用新型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模式,措施如下:1.2.1明确服务对象和内容本社区转变服务理念,以为儿童及家属提供满足实际需求的服务为宗旨,明确儿童和家属为主要服务对象,围绕其需求制定社区服务内容。具体服务内容为:收集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信息,建立儿童健康评估资料库,走访入户沟通了解儿童情况,定期举行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根据家属需求零距离接触沟通指导,定期总结社区儿童健康卫生需求,改进服务措首橹⑸缜=》穸游榇由缜榈鞅=∫缴魑游橹鞯颊撸⒁劳猩缜≡癖旧缜袢嗽弊魑釉被蛐茉保缮霞兑搅撇棵判骺古嘌倒ぷ鳎Vざ游槿嗽本哂卸=∽ㄒ导寄芎退匮岣叻裰柿烤咛宸窆ぷ魃缜郎裰行目苟=〖盎だ斫】到逃沧拖殖∽裳逃疃殖》⒎判牧希笨瓜殖∫逭铮=》袢嗽币欢砸恢傅嫉确瘛R劳猩霞兑搅苹梗寡不丶觳榉瘢笆狈⑾稚缜囊斐G榭觥M苯岷媳旧缜煌蚨炅涮氐悖诓煌蛱峁┠溉槲寡⑿律?婴幼儿护理指导等针对性健康指导,便于儿童及家属在家门口享受健康指导服务[2]。1. 3 观察指标本社区基于卫生局《社区儿童保健工作内容》相关要求,制定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项目为健康教育效果、儿童护理技能服务、服务主动性、保健知识有效性、服务态度,共5个项目,总分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满意度越好。评分指标为:非常满意85~100分;满意75~84分;一般60~74分;不满意0~59分。两组家属干预后,均当场发放问卷,填写后立即收回,两组收回问卷有效率均为100%(39/39)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 0 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 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观察组家属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满意度为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71.79%),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 两组儿童家属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满意度比较(n,%)分组n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观察组.44(38/39)*对照组1.79(28/39)**

上一篇:婴儿专用水只是商家噱头
下一篇:没有了